专题活动

蓝田:胡桃树下 回归自然

所属分类:专题活动     阅读次数:15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5年07月31日 09:04:54

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民居、200多年树龄的胡桃树、百余年的老油坊……位于蓝田县灞源镇李家硷村的胡桃树下乡村民宿在多个社交平台、旅行平台被打上“热门”的标签,成为许多人夏日出行的目的地。

“理想中的民宿是回归田园、回归自然。”7月10日,胡桃树下乡村民宿负责人李洋告诉记者,“我们的民宿由闲置夯土老宅改造而成,包括民居周边的树木和石头,我们不会改变和破坏这些。”

“我在加拿大读书时,发现当地的孩子会花很多时间在农场里干农活,亲近大自然。那时,我心里就有了一个想法,希望在家乡也能打造出这样的场所。”李洋说。2019年,他回到老家蓝田,开始寻找机会。

李洋翻着手机相册里保存的照片说:“这些民居当时已被废弃,村民不在这里住了,草长得比人高。但这个地方生态很好,人在这里很舒服。”

很快,依托这些民居打造民宿,再围绕民宿打造农场的想法萌生了。李洋及团队花了约4年时间对这里进行改造。2022年,胡桃树下乡村民宿开始对外营业。

通常情况下,先有景点,后做民宿。但胡桃树下乡村民宿打破了这一惯例。“很多人因为知道胡桃树下,才来到李家硷村。”李家硷村党支部书记李双宏介绍,民宿的“火热”,还带动了村里15人全职、20余人兼职就业。

客房服务员姜雪玲是李家硷村人。“之前我在外面打工,但家里有老人、孩子需要照顾。”姜雪玲道出不少外出务工女性的难处。她说,看到民宿招聘时,很开心。在这里工作,不仅有稳定的收入,还能学习民宿运营知识,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。

6月的最后一个周末,西安市民李晓燕带着父母和孩子来这里游玩。“这里的温度比市区低,负氧离子含量高。”李晓燕笑着说。

“民宿的工作人员带着我们去后山徒步,还带着孩子在菜园里采摘蔬菜、参观油坊、在木工坊里做木工活。”李晓燕说,“这是在其他民宿没有过的体验。”

“‘秦岭无闲草’。带游客在山里徒步的时候,会碰到很多看似普通却有着神奇功效的植物,我们就会给大家科普,增强大家保护秦岭的责任心。”李洋说,“有很多城里孩子,分不清板蓝根、金银花等。我们在菜园里设计了一个‘盲人摸象’游戏,引导孩子们识别这些植物。”

除了接触大自然,李洋更希望传递的理念是赓续乡村文化。

“在我们民宿附近,有一个老油坊,已经传了四代,曾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。我们发现后,就向村里的老人请教,学习技艺,并积极帮其申请县级非遗项目。”李洋说。

“如今,游客可以在老油坊里体验传统榨油技艺,也能够更深层地了解李家硷村的历史文化。”李洋介绍。

李家硷村盛产山核桃、香菇、蜂蜜等特色农产品。李洋从村民手中收购了1000公斤山核桃,加工成核桃油;购买了村集体大棚里种植的香菇,一部分供应民宿餐厅,一部分制成香菇酱;与村里的养蜂户合作,收购秦岭百花蜂蜜,并精心加工和包装,将优质的农产品销售给游客,带动村民发展产业增加收入。

近年来,蓝田县发展星级民宿31家、农家乐(民宿)486家。县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工作人员介绍,蓝田县充分盘活农村闲置房屋、旧学校、旧工厂等闲置资源,打造民宿产业,通过发展民宿经济,有效推动乡村振兴。